1. 首页 > 今日星座 > 文章页面

古时的寅时、辰时是现代的什么时候(寅时男和辰时女结婚好吗)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古时的寅时、辰时是现代的什么时候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古时的寅时、辰时是现代的什么时候的知识,包括寅时是什么时候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各是什么时候古时的寅时、辰时是现代的什么时候子时、丑时、寅时、卯时各是什么时辰

12时辰对应时间具体如下:

1、子(午夜23时至1时):

在一日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2、丑(凌晨1时至3时):

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

3、寅(凌晨3时至5时):

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4、卯(清晨5时至7时):

卯时是太阳已东升,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

5、辰(清晨7时至9时):

辰时太阳光热增强时刻,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6、巳(上午9时至11时):

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7、午(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

8、未(下午13时至15时):

在一日中,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

9、申(下午15时至17时):

在一日中,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

10、酉(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

在一日中,酉时是夜晚将来临所的时刻。

11、戌(晚上19时至21时):

在一日中,戌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12、亥(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

在一日中,亥时是一日将尽,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这套计时方法为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下来,《汉书·翼奉传》中载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十二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2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十二时辰”简史

古代的寅时是现在的3:00-4:59,辰时是7:00-8:59。

简介:

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1、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3、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4、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6、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7、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8、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9、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10、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1、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2、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扩展资料

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1、子:像孩子在襁褓之中。子的本义为:幼小的、卵。古代指儿女。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正是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正是今明两天的临界,也可以说「明天」这个「产儿」就要诞生,或者已在襁褓之中。子时,是孕含着什么孵化着什么的时刻。

2、丑:「扭」的本字,像手指抓住一物而扭动。扭,也作转动讲。子时过后,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夜正深,但「第二天」已经开始了。无形之中,似乎有一只大手在转动天体--夜幕即将被转过去,白天即将被扭过来。

3、寅:有说像黄泉欲出,又说像双手捧矢,即「引」的古字。引,可释为牵引、引导、引起、离开。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为寅时,正是黑夜即将离开,熹微即被牵引而来的时刻。

4、卯:有说为冒,像开门之形,又有之体,又说像断物形,为刘的本字。黎明时分的五点至七点为卯时,天亮了,太阳冒出来了,人家的门该打开了。卯时,黑、白不再混淆,而是断然分开的。

5、辰:有说像贝壳形,「」的本字;又说为「」,有之体。我以为它有托出云气之意。云气之上有日,为「晨」;无日,则云气弥漫。夏日的早晨,七点至九点,大雾茫茫。

6、巳:有说像胎儿形突出头部和蜷曲的身体;又说为蛇的象形。上午九点至十一点,雾气消失,正是暖融融的时刻,蛇从洞穴中爬出来了。

7、午:有说像木杵之形,「杵」的本字;又说为「牾」,抵牾为矛盾。将一木杵立在日光下,木杵没有影子,因为日光是从头顶之上照射下来的。古代中国人民依形造字,又依形取义,以形、义命物。由此,日中的时候,即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

8、未:像树木枝叶重叠,物长成后才有滋味。「味」的本字。午后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示意只有经过阳光的强烈照射,树木才会枝繁叶茂、果子才能成熟。成熟的果子,才会有滋有味。

9、申:有说像闪电形,又说为「神」。十五点至十七点,风雨带着闪电和雷鸣来了。古代中国人民不知闪电和雷鸣为何物,以为神在天上为之。

10、酉:像装酒的坛子,「酒」的本字。十七点至十九点,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此时正是吃饭的时候,就简称「酒时」吧。

11、戌:人、戈会意,指人持戈(武器)守护。十九点至二十一点,酒足饭饱以后,一家老小该入睡了。但是不能大意,还要预防外敌或野兽的侵害,所以要手持武器进行护卫。

12、亥:有说像猪,「豕」字的变体。有草根-说。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主人被猪拱槽的声音搅醒了--要想猪肥,就得夜半起身给它添食。此外,草根与植物的块茎有关,那是猪的饲料。

OK,关于古时的寅时、辰时是现代的什么时候和寅时是什么时候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