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今日星座 > 文章页面

七十二候口诀是什么(七十二候口诀合集)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七十二候口诀是什么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七十二候口诀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及解释七十二候口诀有哪些七十二候口诀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进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黄河流域为标准。每十五天一个节气。

有人将二十四节气编成顺口溜方便记忆:“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等编写而成,用来说明节气变化,作为黄河流域农事活动的依据。它以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2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共有72候。

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也有人为七十二候做了方便记忆的口诀:“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斗指寅。

惊蛰二月节斗指甲,春分二月中斗指卯。

清明三月节斗指乙,谷雨三月中斗指辰。

立夏四月节斗指巽,小满四月中斗指巳。

芒种五月节斗指丙,夏至五月中斗指午。

小暑六月节斗指丁,大暑六月中斗指未。

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处暑七月中斗指申。

白露八月节斗指庚,秋分八月中斗指酉。

寒露九月节斗指辛,霜降九月中斗指戌。

立冬十月节斗指乾,小雪十月中斗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斗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斗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斗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斗指丑。

七十二候口诀是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七十二候介绍:

现存于世的七十二候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等编写而成,用来说明节气变化,作为黄河流域农事活动的依据。

它以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为72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一年共有72候。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分,如鹰化为鸠、雀入水为蛤以及处暑前的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但对于了解古代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是古代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人们长期农业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感性认识的总结,也是黄河流域农期天文学、气象学、节候学等方面的一项文明成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百度百科-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口诀是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

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七十二候解释

七十二候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等编写而成,用来说明节气变化,作为黄河流域农事活动的依据。

它以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2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共有72候。

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也有人为七十二候做了方便记忆的口诀:“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